據上海證券報,李河君此次被帶走,或與錦州銀行借貸有關。錦州銀行2015年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錦州銀行與漢能集團的資金關係規模總計94.61億元,分爲與漢能掛鉤的受益權轉讓計劃、錦州銀行發行的非保本型理財產品、錦州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3種,其中附有信貸風險敞口淨額爲27.7億元。另外,上海證券報還指出,2022年初,一份招標信息顯示,營口公安局啓動對漢能東泰高科技涉嫌鉅額詐騙案件,聘請財務審計事務所對其審計。至於李河君旗下的漢能,2019年5月以來,就深陷欠薪風波,據北京人社局公佈,當年5-10月,漢能移動能源、漢能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漢能系企業,共欠付2608名員工薪資,合計約1.7億元,加付賠償金合計約2.3億元。2019年6月,停牌四年的漢能薄膜發電最終從港股私有化退市。而一度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漢能總部,科創板日報指出,因“欠繳了幾千萬的租金等相關費用”,已經於2021年7月被拆除。另據財新網1月11日消息,由漢能重組而成的石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早在2022年12月22日就停止運營了。創始人被抓,訴訟堆積,退市、重組、停運,曾號稱全球最大太陽能光伏企業的漢能,終究還是崩了。2首富跌落1989年,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李河君,3個月虧光向大學老師借來的5萬啓動資金後,跑到中關村賣起了電子元器件,在這場造富神話中,短短5年,李河君就賺到了8000萬元。1994年,手握鉅款的李河君拿出6000多萬,收購了一家空殼公司打算坐莊,以通過鉅額投資影響股票大盤走勢,賺取低買高買的差價。而一千萬買下的老家廣東河源的一個小水電站,主要是給這家空殼公司做背書。結果發現這座水電站除了日常經營與維護,後續就不怎麼需要大量材料及資金,一旦開起來了就能源源不斷地賺錢,堪稱“印鈔機”。同年,李河君還成立了華睿投資集團,嚐到甜頭的李河君先後在廣東、青海、浙江、廣西等地,收購或新建了多個水電站,構建起了他的水電“印鈔”帝國。2002年,時逢雲南政府大力招商引資,一番波折後,僅握20億資金的李河君,撬動了總投資額估值200億的雲南金安橋水電站的項目。2009年雲南金安橋水電站建成發電,日均收益高達千萬元,但仍不安於此的李河君,野心勃勃地瞄向了光伏行業。當時光伏市場多晶硅價格暴跌,李河君卻選擇了原材料成本更高效率還低的薄膜發電。以金安橋水電站年入二三十億的水平,成本在李河君看來似乎並不成問題,他看中的是薄膜發電技術應用範圍廣,並認爲這代表着未來的發展方向。2011年,李河君從自己控股的鉑陽太陽能公司購買了一批生產設備,投產落成了河源基地的生產線,這意味着自買自賣的李河君完全可以報高設備價格,擡高項目投資金額,而當時河源基地的項目是政府、銀行、漢能各出資三分之一進行合作,其中的操作空間有多大不言而喻。2012年,鉑陽太陽能正式更名爲“漢能太陽能”,後又更名爲“漢能薄膜發電”,漢能的光伏業務也由此借殼在港上市。2015年,漢能薄膜市值飆升至3000多億元,李河君也憑藉1500億元的身價,超越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等人問鼎首富。然而僅20多分鐘後,還在奧林匹克公園演講的李河君,就從首富的寶座滑落。2015年5月20日,漢能薄膜遭到做空機構的精準打擊,股價一天就暴跌47%,市值跌去1000億港幣,而李河君僅在一場演講的時間裡,身價就蒸發了約935億元人民幣。不久,漢能又因爲涉嫌關聯交易、操縱股價被香港證監會查處,並於當年7月被港交所勒令停牌。2019年6月,漢能開始私有化退市,而此時的公司賬上有600多億應收賬款拿不回來。據財新網,2019年4月,資金斷鏈的漢能,由全國政協委員田偉介紹給錦州銀行,同時田偉個人也向漢能借款數億元。文中還指出,早在漢能赴港上市時,錦州銀行就給漢能貸款近百億元,而實際該行給漢能的融資可能更多。但如今都隨着漢能的崩盤成爲爛賬。3漢能出局漢能今日之局實則早有預示。首先李河君這個首富之位,實乃是荒天下之大謬。市值1600億不等於企業真的能夠賣出1600億,港股這個盤口一天成交量也就千億上下。絕大部分的股票和殭屍沒有什麼區別,莊家貼個符吹一吹,大家以爲它活過來了,感覺一塊錢不到價值投資就是我了,然後你會發現當你買入後,一塊錢的可以跌倒一毛錢甚至一分錢,分分鐘可以讓你割腰子。一個企業一億股,一天成交一百股自己賣來朋友買,想值多少錢就值多少錢。所以說李河君首富這個事情,大家笑一笑就好千萬別當真。他哪怕是和曹德旺坐一起估計他自己都感覺虛,人家實打實掙得是dollar是利潤,一個企業搞來搞去搞了一堆固定資產,那可是極難變現的。李河君當年在接受財經十一人採訪時說:“從2015年被停牌之後,銀行斷了公司的貸款來源,我只能通過私人朋友去借錢。這800億元的投資大多用在了技術研發上面。我們向各地產業園大量賣設備,但沒想到賬款回收太難。”他表示,公司累計有600多億元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企業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企業家本人的社會資源調動能力,那可是要出大問題的,畢竟你投資回報率不是特別高,而你所借的錢有着明確還款週期,那你企業幾乎就在死亡邊緣不斷摩擦了。前幾年的硅料價格非常之高,加上這幾年疫情的影響企業的資金鍊已經明顯出了問題。而早期和銀行融資所得來的錢肯定就有人要追責了,銀行向來是晴天送傘,不可能和你共患難。這一次也就這麼一回事。只不過這時候被拉過去協助調查實在可惜了!4光伏行業的未來碳中和的宏偉藍圖給光伏行業鋪墊了一個光明的未來,而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危機更加刺激了光伏的直接需求。除此之外,光伏行業的上游也迎來巨大的變革。從2021年,硅料公司便逐漸擴產,產能65萬噸;而2022年實際產能就達到了85萬噸,名義產能更是達到了130萬噸。這些上游躍遷的產能也就意味着,硅料價格的下滑已成確定性的大勢,硅料從330元/公斤到了180元/公斤,而市場預計會很快見到150元、120元、甚至80元。那麼也就意味着光伏行業的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而隨着政策引導、需求激增、成本遞減的幾重威力之下,光伏行業將迎來一輪新的確定性的未來。而這一切李河君是會在遙遠的錦州目睹,還是能夠像泰禾黃其森一樣迅速回歸,我們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行業是大大好的賽道接下來的前程不可限量。5民企的有所爲與有所不爲民企做大風險係數也和它的營收一樣變得更加的不確定,一方面需要平衡的利益和關係愈加增多,另一方面企業經營所需的社會資源更加成幾何倍數的增長。李河君協助調查已成定局,回首往事李河君會思慮何方。很多網友笑談不僅是投資不過山海關,借錢也不要過山海關。而實際上作爲大部分的企業而言,更要去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好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問題。這個問題本質上就是槓桿!企業如果靠自有資金積累增長的速度就非常慢,於是很多老闆不僅上資金槓桿(外部融資甚至是拆借),還用上經營槓桿(變相調節應收應付款之間的時間節點),有些還用上自己的人脈槓桿(朋友圈擔保背書甚至是信用借貸)。用的好槓桿槓桿再槓桿帶來的營收和賬面利潤也是水漲船高,用的不好就會出現曹德旺說許家印的笑話“不是我說你,才39億註冊資本,咋敢貸款做2兩萬億生意”。資產和負債運營的核心在於經營性現金流,而經營性現金流的核心也就是企業家本人的社會資源調動能力,和他企業社會資源變現能力的平衡。平衡的好增長態勢節節高,平衡的不好再牛逼的會計也要跑路,賈躍亭就是此中典範。除此之外筆者非常中肯的建議,企業家本人和公司的資產,必須嚴格做好隔離,企業家本人必須掌握一定的核心資產或者資金,這纔是平衡的真正要義。企業的增長有其生命週期,控制好企業自身的成長速度非常關鍵,順勢還是逆勢,很多時候就是看企業家本人的判斷。筆者只能祝福這些勇敢的冒險者,希望他們的判斷一直無誤吧!尾聲往往,最誘惑你的選擇,不是上帝給你的機會,而是惡魔給你的考題。在現代高效集中資源的作用下,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迷失在高槓杆生意中的李河君終要迎來自己的結局。產業依舊在向前發展,泡沫散盡終會迴歸發展本質。原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正榮曾說道:“一家企業的成敗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就了一個行業。”在這條時代發展的快軌上,有的人撈上了一把熱錢功成身退,有的人背上萬億債款難掩落寞,有的人最終不過時代的一頁註腳,只有時代本身仍不斷奔涌向前。
時代發展的快軌上,又一名首富下了車。1發生了什麼?昔日首富被警方帶走了。據界面新聞1月10日報道,前中國首富、原漢能控股集團創始人李河君,在2022年12月下旬被錦州市公安局帶走。從多方信息瞭解,事情或牽涉到錦州銀行。